经院沙龙之理论经济学论文写作思路分享

作者: 时间:2025-06-27 点击数:

2025年6月26日下午三点,由经济学院主办的第二十六期学术沙龙在第三办公楼529顺利举行。本次沙龙邀请张美岭老师和杨栋旭老师进行指导点评,由2024级理论经济学专业的张晨、刘婕两位同学进行分享,经济学院2023级和2024级研究生共同参与。

首先,张晨同学以《绿色金融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基于新质生产力的中介效应研究》为题,围绕论文概述、文献综述、研究问题、研究贡献、研究思路与研究设计、研究结果以及结论与展望七个方面来展开分享。在研究背景上,张同学提到伴随着全球气候治理深化,如何平衡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与碳排放强度控制,已成为关乎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命题,而中国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关键参与者,其碳排放动态备受关注。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张同学发现在现有研究中学者普遍认可绿色金融能够降低碳排放,但绿色金融对碳排放影响的机制探讨仍存在不足。结合以上分析,张同学提出了论文的三个假设,分别为绿色金融能够降低碳排放、绿色金融通过提升新质生产力而降低碳排放以及绿色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表现出区域异质性。在研究的边际贡献层面,主要体现在丰富了绿色金融通过新质生产力影响碳排放的定量研究不足和多角度分析绿色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是否有显著差别。之后,在实证研究上,张同学基于2010-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其实证过程进行了详细地展示。最后,张同学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一是正确认识到绿色金融对于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二是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建设;三是实施区域差异化政策。

其次,刘婕同学分享了一篇来自《经济研究》的文献,题目为《贸易政策冲击下的跨国供应链断裂与重构研究》。通过分析贸易政策冲击带来的影响,发现其不仅影响贸易流动,还对企业行为产生影响。而现有文献广泛地探讨了外部冲击对供应链的破坏性影响以及企业的应对策略。结合以上分析,刘同学讲解了文章的理论框架,包括供应链断裂与重构的权衡和供应链重构的策略。在实证分析部分,文章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供应商与海外客户的供应链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估计模型,来考察来自美国的贸易政策冲击下中美跨国供应链关系的断裂概率。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美国加征关税提高了中国企业海外供应链的断裂风险。最后,刘同学展示了文章的政策建议,分别为:强化全球战略规划与政策协调、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大对企业数字化赋能的支持力度以及持续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

在分享结束后,张美岭老师和杨栋旭老师对两位同学的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对于张晨同学的分享,老师认为论文写作思路清晰,数据收集与处理完整规范,并指出要在文献综述部分增加英文文献,以及边际贡献上建议要突出研究机制的新思路,内容上要更加客观,注意用词。对于刘婕同学的分享,老师认为刘同学的分享逻辑清晰,文章所用的研究方法值得大家参考学习,并且选题角度新颖,建议同学们在选题时可以从多角度入手。本次学术沙龙活动让同学们对于如何进行论文选题以及如何梳理论文写作思路有了新的认识,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未来经济学院将会持续开展此类学术活动,帮助同学们提高科研写作思维能力,促进同学们学术研究能力提升,期待未来有更多学子加入其中。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学院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河北经贸大学 邮编:05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