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制作的十四集大型专题节目《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讲读》播出,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经济学系教师党支部广大党员教师密切关注,积极收看《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讲读》,掀起了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热潮。他们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和学习研究方向深入思考,撰写学习心得,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学科专业建设和学术研究。现进行分期展示。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讲读》观摩心得体会
经济学系教师党支部 尹彦罡
作为财经高校经济学专业党员教师,习近平经济思想内容体系已经较为熟悉,通过观摩《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讲读》,近十几年来中国经济重大经济战略部署与转型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逻辑在心中逐步成形。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不断强调必须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化改革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刻回答了中国经济发展应该怎么干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推动国内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产业链韧性、保障国家安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需要,下大力度狠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一关键问题。
作为研究工业经济的经济学专业高校教师,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关键在于实现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指导经济学学科专业建设和学术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一方面,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将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内容融入到日常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内外教学活动,解读新发展理念、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发展格局、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等重要理论,提升学生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系统逻辑理解,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将学术研究重点转向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亟需问题解决上来,做好理论和对策研究,深挖体制机制改革空间,厘清实体经济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路径与对策,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学术贡献。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讲读》学习心得
经济学系教师党支部 王月红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讲读》第十二集《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中讲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今后必须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多场推动区域发展战略落实的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仅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角度总结学习体会。
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涵在于增强区域发展的韧性与区域之间的协调性,低碳经济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引擎作用。我国区域间自然禀赋差异大,发展条件不同,低碳经济发展极大改变了区域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有利于提升区域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产出效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经过多年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我国重点区域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如京津冀地区2023年PM2.5平均浓度较2014年下降了57%;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不断加强,如2023年长江经济带水质优良国控断面比例达95.6%,长江干流连续4年保持Ⅱ类水质。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为2025年要着重抓好的十大任务之一,强调“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在区域内深化实施和区域间联动融合发展,扎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讲读》学习心得体会
经济学系教师党支部 刘彬
通过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讲读》,认识到新发展理念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源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始终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无论是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还是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个大逻辑从未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将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才能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为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支撑,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不断前进。
新发展理念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源于发展理念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必须有一个管总的要求,做到方向一致、标准统一。发展理念就是这样一个管总的要求,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
作为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作为统领发展的总纲要和大逻辑,发展理念不仅要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重大问题,而且要阐明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作为统领发展的指挥棒,发展理念不仅要为未来发展图景作出顶层设计,而且要回答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学习永远在路上 进步永没有止境
——写在活动结束之际
经济学系教师党支部书记 赵培红
在支部党员们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经济学系教师党支部《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讲读》学习活动将告一段落,我们共同见证了大家联系工作实际的心得体会,理论素养得到提升,思想境界实现涤化,必将转化为对工作能力的巨大推动。但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学习还永远没有结束,一方面是因为学习对象即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而持续丰富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学习深度和系统性还不够,习近平经济思想所蕴含的理论渊源、鲜明品格和实践导向需要长期用心领悟,才有可能活学活用,逐步掌握其核心要义。
为此,特向支部党员提出以下倡议:
一、 持续关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提法、最新内容和权威解读,将《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作为重要的学习材料,通过读原文的方式深刻领会,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并将其转化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落实到作为人民教师的工作职责中。
二、 充分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丰富内容、思维特征和方法论,将其落到经济学专业的各门课程思政之中,将深刻的理论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展示给同学们,让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现实,在与现实问题的对接和碰撞中提升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
三、 精确聚焦我国现阶段的重大经济问题,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经济分析工具,充分展开调查研究,为经济发展把好脉、开好方,将自己专业特长与国家经济发展融合在一起,在丈量祖国大地的征程中提升专业水平。
作为财经类院校,经济学专业是立校之本。作为经济学专业,教师是专业之本,党员教师更是骨干力量。我们不仅肩负着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任务,更担当着传播和发展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学习中共同成长进步,书写无愧于时代和国家、无悔于自己的新篇章!
供稿:经济学系教师党支部
一审:刘立宾
二审:刘振滨